被称为“干港”的东北三省内陆地区唯一保税物流中心,从规划、批复到建设、验收及正式封关运营,仅用了272天时间,创造了国内同类项目建设的新纪录。专家认为,这种具备口岸功能的保税物流中心,不仅使沈阳从一个内陆城市转身为近海城市,也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加速对外开放提供了新引擎。
沈阳保税物流中心是全国23家扩大试点单位之一。它坐落于沈阳近海经济区,距母城沈阳45公里,距离营口港90多公里,一小时的车程可达辽阳、鞍山、本溪、抚顺、铁岭、营口等7个城市,通过高速公路2.5小时可抵达大连港,3个小时可抵达长春和通化。正在建设的153公里长的通海产业大道预计明年全线通车。
据沈阳保税物流园区管委会主任林强介绍,在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大背景下,辽宁省提出构建沈阳经济区(辽宁中部城市群8城市)经济一体化战略与“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的新格局,作为沈阳新发展空间的沈西工业走廊开发建设成为腹地和沿海“两大战略”良性互动的纽带和桥梁。沈阳近海经济区在依托沈西工业走廊的同时,又靠近营口港,将成为腹地和沿海“两大战略”物流集散地。因此,辽宁省委、省政府将沈阳近海经济区作为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扶持的十大重点项目之一,规划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为东北亚航运中心提供物流支撑。目前,沈阳近海经济区已完成了起步区10平方公里土地整理,实现了“七通一平”。
今年2月11日,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外汇局等四部委联合下发文件,正式批复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