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推荐新闻
今日关注 - 《物流的内涵和物流战略管理实践》第十五章 物流技术与装备战略管理第二节 物流技术与装备集成化战略管理
《物流的内涵和物流战略管理实践》第十五章 物流技术与装备战略管理第二节 物流技术与装备集成化战略管理
作者:靳 伟
今日关注  加入时间:2012/4/20 9:35:53     点击:
 
第二节  物流技术与装备集成化战略管理
一、集成化物流战略管理的思路与选择
     “集成”带有“聚集”、“汇集”等含义。集成化物流战略管理的含义是,把物流的相关要素,作为一个系统,使该系统内的相关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资源整合、结构合理、流程顺畅、运作有效的,并且具有战略思想的管理模式。而不是一盘散沙,一滩乱泥,或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因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研究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将相关联的所有要素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有效的系统,同时在系统运行时要及时调整系统内各相关要素之间的矛盾和对立统一关系,始终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这里讲的集成化物流战略管理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宏观的集成化物流战略管理,如政策法规的配套;政策、法规与标准、规划、措施、手段的配套等;微观的集成化物流战略管理,如企业物流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融合,企业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的系统化管理与控制等。
      集成化物流战略管理的关键,一是集成得科学合理。包括选准系统构成的要素、系统中各相关要素的配置与布局;二是集成后的系统流程协调与顺畅程度。三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整。
      物流本身就是一个系统集成,本书中曾多次强调这一思想。其实,物流之所以成为一门科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物流将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等纵向行业横向性地联系起来,在分析和处理各个纵向行业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的基础上,将各相关要素加以科学地整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换言之,物流科学是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等相关要素的集成。物流管理是以系统集成化的观点出发,通过调节、处理和解决物流各环节之间的“二律背反”关系,使其集成化后的物流科学能够合理运行,达到效率最高、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目标。
      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物流企业,在经营管理时都应该把企业中所有的关联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把物流系统与企业的生产系统、资金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融合在一起考虑,把企业的原材料、零配件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有机地集成为一体,进行战略管理,以便实现企业资源整合、布局合理、结构配套、流程顺畅。
集成化是一种新的思想理念,集成化物流战略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把集成化战略思想应用到工作中,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物流技术与装备集成化战略管理的实践
1、物流技术与装备资源整合
     从宏观物流层面上来看物流技术与装备的资源整合,例子很多。比如全国性的物流技术与装备的资源整合可例举为:铁道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等运输资源,包装运输工具、运输设施、运输线路、运输枢纽等资源的整体配置与利用、整体布局与网络构建、整体调整与调度。比如城市内的火车、飞机、汽车枢纽设施的一体化设计。如果本着集成化战略管理的主导思想原则来考虑,就会将地铁车站、公交车站以及与机场连线的结点统一起来,使乘飞机的人下飞机,不出机场就可以选择地铁、公交、出租车、私家车中的任何一种代步工具离开机场,而且能使乘地铁的乘客进入市区后,一下地铁就能很方便地换乘公交车或出租车到达目的地。虽然这是个“人流”的例子,但也是个物流的例子。一是因为出行的人都带着行李;二是因为各种运输工具所运载的货物流转与这个例子是同一个道理。而且国家若能制订一个相应的标准,让全国各个城市都照此办理,情况会大不一样。我国的现状是,由于铁道运输由铁道部管理,公路与水路运输由交通部管理,航空运输由民航总局管理。各管一段、各有规划、分头运作。致使资源不仅不能整合,而且货物的转换不在同一场所,相互不能借力,造成资源忙闲不均、浪费现象处处可见。在国家物流发展规划中,应根据物流技术与装备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将全国各个港口、机场、枢纽作为一体化网络,使其相互匹配、衔接、协调;使东部、中部和西部连为一体,相互交织、贯通。区域性的物流技术与装备的资源整合与协调,比如长三角地区,应强调以上海为龙头,长江流域各城市以及上海西部的扇面城市的港口、码头、物流园区、保税区、外贸加工基地等物流设施的资源整合与协调等。
2、物流技术与装备集成化运作
(1)集装单元化物流
      集装是把多个物品或包装物从分散状态变成集中装载状态,或者将多个物品或包装物从散状态组合成一个单元化形态。集装单元化是把多个物品或包装物集结或组合成一个单元化的集装物(形态)。集装单元化的货物,便于装卸搬运、储存和运输。这种集装单元化货物适合大批量、长距离运输和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是物流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以及物流速度加快的主要途径。
集装单元化的主要工具有:货架、集装箱、托盘、滑板、散装罐、网袋、仓库笼等,从某种角度上讲,厢式卡车的车箱、火车车箱、飞机货仓、船舶货仓及至仓库库房都可看作为集装单元化的一种形态。
     集装单元化具有许多特殊功能特征,如:物品的位移变得简单、减少了重复装卸搬运、作业效率大幅提升、作业时间大幅度缩短;改善了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物流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顺畅化提供了良好基础;货物包装由繁变简、节省了包装费用;有助于保护物品、防止物品污损、丢失和散落;使运输、仓储等物流各环节有效衔接、使物流过程更加顺畅、贯通;便于物品的清点、检验和统计。
(2)托盘化物流
     托盘和集装箱是物流技术与装备集成化的典型范例。但托盘的利用与集装箱相比较,范围更广、技术含量更高、表现形式更多样、相关要素更复杂。比如,托盘与叉车、货架、集装箱、产品包装、卡车车箱、火车车箱、飞机货仓、船舶货仓、仓库通道等都有尺寸、规格方面的匹配关系。产品离开生产线时就与叉车、吊车组合作业,则成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由托盘承载的集装单元化货物,从离开生产线到最终用户手里,中途无论搬倒多少次、装卸多少次、存放多长时间,也无论是卡车运输、火车运输,还是船舶运输、飞机运输,不管怎样作业、距离多长、中转多频繁,从始至终都处于以托盘为基础的集装单元状态,就是托盘化物流。
托盘化物流以托盘为载体,从始至终的托盘化运输、托盘化仓储、托盘化包装、托盘化装卸搬运、托盘化配送。托盘化物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托盘一贯化运输,这是在日本兴起、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的托盘化物流形式之一。从货物离开生产线起,中途无论是卡车运输、船舶运输,还是铁道运输,也不管搬倒多少次、变换多少种类仓库,货物始终堆码在托盘上。国际多式联运货物往往采取此类运输方式。
(3)托盘租赁和托盘共用系统
      托盘租赁和托盘共用系统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物流技术与装备的集成化形态。它是将多个生产商生产的托盘集中在一个公司进行管理和运营,由这一个公司将集中起来的托盘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从而不仅保证了用户对托盘的需求,节省了用户自购托盘的成本,而且还可以以最小量的托盘满足广大用户的使用要求,避免了因产能过剩而引起的资源浪费,又节约了因每个企业都保有托盘而产生的仓储保管费用。
三、物流技术与装备集成化战略管理的留意点
1、坚持各种技术与装备有效衔接匹配的原则。比如以托盘尺寸、规格为基准,确定包装、货架、叉车、集装箱等相关要素的规格尺寸,使各相关要素衔接好、匹配好。
2、坚持各种技术与装备作业功能及作业量协调均衡的原则。比如立体仓库、货架仓库、分类分拣装置、人工作业等相互间的作业能力的协调与均衡。避免忙闲不均,忙的忙不开,闲的没活干,或者这道工序特别忙,那道工序特别闲,作业量很不均衡。
3、注意物流的系统性要求。物流系统强调整个系统的高效率、低成本。而不是单独冒进。比如立体仓库作业效率很高,但分类分拣速度却很低,或者立体仓库设备非常先进,托盘的质量却非常差,影响整体物流系统的作用发挥。
4、一个公司、一个企业的物流技术与装备应该处于同一个水平,不要仓库是90年代的水平,装卸搬运机械却是70年代的水平,也不要出现装备水平是现代化的,信息和数据处理却是落后的。物流技术与装备的投资一般都是巨额的,企业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出的钱要解决最关键的问题或“瓶颈”问题,钱花出去后有利于系统顺畅和优化升级。
 
 
上一条:出口成本飙升 外贸企业裸泳时代来临
下一条:《物流的内涵和物流战略管理实践》第十五章 物流技术与装备战略管理第三节 物流技术与装备智能化战略管理

相关链接:
·《物流的内涵和物流战略管理实践》第十五章 物流技术与装备战略管理第三节 物流技术与装备智能化战略管理
·《物流的内涵和物流战略管理实践》第十五章 物流技术与装备战略管理
·《物流的内涵和物流战略管理实践》第十四章 微观物流战略管理第三节 物流企业物流战略管理
·《物流的内涵和物流战略管理实践》第十四章 微观物流战略管理第二节 连锁商业企业物流战略管理
·《物流的内涵和物流战略管理实践》第十四章 微观物流战略管理第一节 生产企业物流战略管理
·《物流的内涵和物流战略管理实践》第十三章 宏观物流战略管理第五节 城市物流战略管理
·《物流的内涵和物流战略管理实践》第十三章 宏观物流战略管理第四节 国际物流战略管理
·《物流的内涵和物流战略管理实践》第十三章 宏观物流战略管理第三节 区域物流战略管理
·《物流的内涵和物流战略管理实践》第十三章 宏观物流战略管理第二节 行业团体物流战略管理
·《物流的内涵和物流战略管理实践》第十三章 宏观物流战略管理第一节 政府物流战略管理